![]() |
![]() |
---|
肿瘤标志物升高,一定患癌症 |
|
||
---|---|---|---|
2023-12-1 21:34:59文章来源:中国抗癌协会
浏览次数:275 |
|||
肺癌、胃癌、肠癌、肝癌……偶尔总能听到身边谁谁患癌的消息……关注健康的人都把“防癌”都提上了日程! 防癌,除了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,体检似乎也显得格外重要。 癌症早发现和晚发现,也许结局完全不同。 而体检中,“肿瘤标志物筛查”成了不少人追捧的检测项目。但是,如果真的查出了“肿瘤标志物”升高,就一定是癌症吗? 一、肿瘤标志物升高,一定患癌症? 肿瘤标志物,是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。查肿瘤标志物主要是为了: ① 高危人群早发现: 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发现早期无症状肿瘤,可先于X线、超声、CT、MRI或PET-CT等物理检查; ② 监测肿瘤的治疗效果: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,治疗的如何,肿瘤是否有复发、转移,医生可以参考肿瘤标志物来初步做个判断。 而肿瘤标志物升高,不代表100%是癌症! 首先,肿瘤标志物结果一般不会是“零”! 因为每个人的体内都有“癌细胞”的存在,生长出100多亿个新细胞的同时,也会长出1-20个“癌细胞”。所以几乎所有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都不会是“零”,有一个正常范围,只要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就是正常的。 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及时的处理掉这些癌细胞,所以一般人不易得癌。 其次,肿瘤标志物升高≠得了肿瘤! 虽然说“肿瘤标志物”绝大多数存在于恶性肿瘤中, 但良性肿瘤、正常组织也可能检测出肿瘤标志物。 为什么?因为饮酒、进补、服用某些药物、炎症疾病等都可能导致“肿瘤标志物”超标。例如肝癌的标志物是AFP,肝炎病人也会导致肝癌标志物上升。 即使没有癌症,但肿瘤标志物持续异常,也可能说明身体在发出警报了——身体环境适宜癌细胞生存、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杀灭癌细胞、体内癌细胞偏多。就要注意身体健康了! 总之,肿瘤标志物仅仅只能作为辅助诊断! 发现异常还需要做CT、B超等影像学检查。 “肿瘤标志物”更适合高危人群的预防筛查和已经确诊为癌症的患者。 二、不同肿瘤标志物,和这些癌有关! 1. 甲胎蛋白(AFP):筛查原发性肝癌,抽血检查。 2. 癌胚抗原(CEA):广谱型的肿瘤标志物,尤其是肺癌及消化道癌症检测。 3. 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(CYFRA21-1) :非小细胞肺癌的血清标志物。 4. 糖类抗原125(CA242):广谱性肿瘤标志物,主要针对早期卵巢癌,抽血检查,可发现50%-60%的卵巢癌。 5. 糖类抗原242(CA242):消化道肿瘤标志物。 6. 糖类抗原72-4(CA72-4):消化道肿瘤标志物,尤其是胃癌。 7.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(NSE):小细胞肺癌的血清标志物。 8. Free-β-HCG:生殖细胞肿瘤的特异性肿瘤指标物,与肿瘤恶化程度密切相关; 9. 前列腺特异抗原(PSA):50岁以上男性筛查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。 10. 鳞状细胞癌抗原(SCCA):常见于鳞癌,主要是消化道、生殖道和呼吸道癌症,如宫颈癌、肺鳞癌、食管癌。 11. 糖类抗原19-9(CA19-9):消化道肿瘤标志物,尤其是胰腺癌。 12. 癌抗原15-3(CA15-3):乳腺癌血清标志物。 没有哪一种肿瘤标志物的准确率能达到100%,一种肿瘤标志物也可能与多种肿瘤相关。 |
版权所有:癌痛科普网 www.aitong120.net |
---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