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症病人回家治疗活得更久 |
|
||
---|---|---|---|
2016-4-14 8:38:52文章来源:生命时报
浏览次数:2292 |
|||
受访专家:广东省抗癌协会姑息治疗青委会副主任委员、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副主任 尤长宣
“生命不息,化疗不止”,是多数癌症患者的真实写照。强烈的求生欲让患者和家属认为,只要还在医院治疗,生命总会延续。但近日发表在医学期刊《癌症》上的研究表明,回家治疗可能会对癌症患者的生存起到积极作用,良好的家庭临终关怀甚至会让他们活得更久。
熟悉的环境能让病人放松
日本筑波大学的科研人员对2069名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,结果发现,即使最终仍是死亡,但在家中过世的患者,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在医院死亡的患 者。首席科学家浜野博士指出:“癌症患者和家属总担心家里的医疗质量不如医院,但回家进行姑息治疗(以减轻患者痛苦为主)对患者的生存起积极作用,不仅不 会缩短患者的生存,甚至可以延长存活时间。”
广东省抗癌协会姑息治疗青委会副主任委员、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尤长宣说,回家不等于让患者放弃治疗。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回到熟悉的地 方共享亲情,家人的帮助、亲情的感染都会让患者心情更放松,这反而有助于患者的恢复。但现实中,很多人宁愿排一两个月的队,也要住进大医院,结局却是人财 两空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宏灏教授曾在论文中指出,我国每年约有200万人正在忍受癌痛的折磨,但国内治疗癌痛的手段不足,暴露出来的副作用越来越多。大医 院肿瘤科病床人满为患,使用率远超100%。浜野博士指出,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临终病人往往会被注射大量抗生素和肠外营养液,这些看似有用的治疗无法实际延 长生命。
“居家宁养”值得推广
2014年发表在顶尖学术期刊《柳叶刀》上的一项研究表明,早期姑息治疗可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。而发表在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上的研究则证明,姑息治疗联合抗肿瘤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情,还可以显著延长其生存期。
尤长宣说,在家姑息治疗对患者的积极影响,在中国应该更明显。因为中国人在乎天伦之乐、落叶归根,因此很多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,更不希望在医院走完 最后一程。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,亲人的陪伴是最大的心理安慰,很多人只是没有办法才去医院的。但凡家中能提供基本的治疗条件,都好过待在医院。在国外, 不少患者到了癌症末期,临终关怀并不在医院进行,而是转成“居家宁养”。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亲人的陪伴,由社区医生、社工等人士帮助缓解末期的身心痛 楚。
然而,我国整体的姑息治疗水平跟国际相差较大。去年发布的全球“死亡质量”排名中,中国大陆排在第71位。报告指出,中国对姑息治疗需求较高,但目 前的医疗条件只能满足0.3%的患者需求。究其原因,一是政府支持有限,大多数的临终关怀机构都集中于少数大城市;一是缺乏死亡教育,民众对临终关怀了解 不多,甚至医生也没有经过相关专业培训,普遍执着于治愈性治疗,反而增加无谓的痛苦。
从更深层次来看,我国还不具备“居家宁养”的大环境,特别是对姑息止痛的支持还不够。“在我国开止痛药很难,不仅需要处方、诊断书等证明材料,而且 每次只能开出一周的量。”尤长宣说,在美国等发达国家,针对居家宁养的晚期癌症患者,止痛药的发放是免费的。世界卫生组织把吗啡消耗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镇 痛水平和疼痛病人生活质量的标志。但我国人均吗啡消耗量为0.203毫克,在123个向联合国报送数据的国家中排名第107位。
此外,大医院更愿意接收有治疗价值的病人,以避免消耗医疗资源,结果便出现了所谓的“拒收”说法。尤长宣强调,很多晚期肿瘤患者真的不需要来大医院,姑息治疗本应由社区医院来发挥作用。
家属是第一责任人
当抗肿瘤治疗可能不再获益或病人出现晚期状态时,不妨以居家姑息治疗为主,让患者在舒适的状态下带瘤生存,改善生活质量。
居家宁养,家属是第一责任人,要学习很多知识,包括护理常识、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和判断、对相关病种的基本知识和心理辅导等。但这些重担不能全压给个 人,医院的姑息治疗中心和各级卫生部门要提供正规培训,帮家属与患者共同面对。有条件的家庭可准备简易呼吸机等急救设备。从大层面而言,可借鉴国外的家庭 病房理念,医护人员可定期来家检查,帮家属解决他们应对不了的问题。
尤长宣最后强调说,不管发现早晚,癌症病人刚一确诊就应该给予姑息治疗。但对于早中期患者,姑息治疗要以治愈为目的,包括对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和处 理、对体质和免疫力的增强、心理疏导等。建议肿瘤患者不要总把自己当病人看,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正常的生活,甚至继续原来的工作,多参加娱 乐活动,保持健康心态。▲ (生命时报记者 张杰) |
版权所有:癌痛科普网 www.aitong120.net |
---|
|